大医账号: 密 码:

哪些出版社是各个学科的学术出版权威?

  • 发布时间:2019-02-13
  • |
  • 作者:暂无
  • 阅读次数:1044

本课题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肖宏编审的科研团队完成。本文为《出版人》杂志记者黄璜根据《中国图书引证统计分析数据库》相关成果整理而成。


数据说明:本文所引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图书引证统计分析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其书目数据来自于中国版本图书馆,截至2018年底达505万余种。被引频次数据来自中国知网知识资源总库的4个源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引用图书的频次达到了5398万余次,引用图书的期刊论文达1137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26万余篇,硕士学位论文280万余篇,会议论文36万余篇。

在学科分类上,数据库参考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将所有图书分为社会科学总论、自然科学总论、经济、文学等22个一级学科341个二级学科(本文所引学科分析不统计综合类图书)。同时,为了反映一种图书成果的总体影响力,数据库对图书进行了版次/卷册的合并,其标准是在书目数据中书名、责任者、出版单位规范完成后,若这三个字段完全相同,或者书名、出版单位相同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单一责任者,则视为一种图书,并将其获得的被引频次累加,从而得到合计的被引频次。

学术图书出版总体情况

图书是学术文化成果的重要形式,也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已出版600多万种图书,并以每年约30万种的速度增长,其中学术图书占有很大比例(近5年平均每年出版7.2万余种),为我国的文化传承、知识传播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当中,根据学术规范的要求,研究者应当在论文中标注参考文献,以表达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和科学研究的传承关系。参考文献既支持了研究者当前的研究,也为读者推荐了值得阅读的文献。因此,文献的被引频次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被推荐的次数,是用来测度著作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文献在同行中引起的反响和对后续研究工作的作用。作为学术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虽不能直接等同于文献的质量和价值,但与该成果的学术水平、选题新颖性、重要性等要素密切相关,是一种相对客观有效的学术价值评价指标。目前,被引频次被广泛用于评估论文、专利、期刊、科学家、研究团队、科研机构等的科学贡献或价值。因此,统计图书被学术文献引用的频次,并加以分类分析,可作为评价图书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质量的重要参考。

根据《中国图书引证统计分析数据库》的数据显示,经过版次卷册合并后,数据库收录图书种数为3651583种,被引频次达5398万余次。

通过不同学科的图书出版数量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学科图书的出版热度。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出版数量最多,这其中有大量的教材、教辅类图书,品种数达92万余种,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多的。文学类图书数量次之,1949年至今我国总共出版了71万余种文学图书。文学学科分类下有中国小说、中国报告文学、亚洲文学、欧洲文学在内的20个二级学科。工业技术类下设矿业工程、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45个二级学科,是所有一级学科当中二级学科最多的,该类图书以54.99万的图书数量排名第三。从一级学科总被引频次来看,学科研究时间积累和学科研究活跃程度对各学科图书的总引用频次具有显著影响,工业技术、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发展时间较长的学科,图书的总被引频次要明显高于其他学科。

从图书书均被引频次则可以看出同一学科图书的学术质量水平。书均被引频次高,说明学科内被引图书的学术质量相对较高、学术影响力更大。书均被引频次高的学科基本上都拥有着大量的学科经典著作和一批优质的奠基之作。如被引图书书均被引频次最高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类图书中有大量领袖和政治家的著作,在我国学术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这类图书中被引量最高的书是1956年由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从1956年至今已被引用199973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引频次最高的图书。

学科图书被引比例是指该学科被引图书数量与出版图书总数量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说,学科图书被引比例代表着该学科图书的专业程度,被引比例越高,该学科图书的学术图书占比越多,学术出版发展程度越成熟。反之,学科图书被引比例越低,则说明大众图书越多。在所有一级学科中,除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类的图书,学科图书被引比例最高的均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图书,如环境科学、天文学、数理科学等学科;而文学、艺术等类别由于大众图书较多,学科图书被引比例较低。

学术图书引进情况

在学术出版领域,引进版图书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引进出版了42.69万种图书(合并后为33.74万种),在各个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绝对数量上看,引进数量排名前三的学科是文学、工业技术和经济。从引进版图书占学科图书总量的比例来看,占比较高的是生物科学、航空航天和文学。文学引进版占比较高的是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在自然科学领域,国外学科和科研发展较快的生物科学、航空航天类引进版比例较高,而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科学领域如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和医药卫生等,引进版图书比例相对较低。

在不同的时期,学术出版领域引进的图书类型也有所不同。引进版学术图书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文社科领域有大量的经典被引入,如《资本论》《论法的精神》《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等经典作品,成为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重要的参考文献,被引用频次也一直居高不下。而在自然科学领域,来自苏联的工业技术类图书则成为这一时期引进的主流,涵盖矿业工程、冶金工业等多个二级学科。

学术出版引进的第二个高峰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具体到学科上,经济类图书成为引进的一大重点,1978-2000年间,共有超过5000种经济类图书被引入到国内。同一时期的工业技术领域,有超过1万种图书被引进,尤其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类的图书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快在国内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出版板块。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出版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进入新时期,引进版的图书数量开始猛增。2003年,引进版图书数量首次破万,而到了2010年,引进版图书数量突破两万。与此同时,引进图书的门类也更加多元化,美学、经济学以及生物科学都有不少精品被引进出版。学术出版引进的重点也随着全世界学术发展的前沿而变化,典型的例证是最近十年里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相关图书被引进的数量明显增多。

谁是各学科学术出版领军者

H指数是由美国物理学家乔治·赫希于2005年提出的混合量化指标,用于评估研究人员个体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为了衡量出版单位出版各学科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数据库借鉴H指数的定义,引入了出版单位学科H指数——某出版单位出版的某学科图书中,有H种图书至少被引用了H次。该指标可兼顾出版数量和总被引频次,是客观反映出版社在某学科领域出版质量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根据出版单位H指数排行榜,排名前100的出版单位图书总被引频次达4020万次,约占所有图书总被引频次74.50%,上榜出版单位数量占出版单位总数量的17.03%,基本符合“二八定律”,因此,我们将H指数Top100的出版单位称作“头部学术出版单位”。

在这份Top100的头部名单中,共有54家部委社,图书总被引频次达2656万次;有26家大学出版社和20家地方出版社,图书总被引频次分别是930万次和433万次。

从名单上来看,部委社是我国学术出版的主力军,Top100一半以上的上榜单位均是部委社。部委出版社多由中央部委和行业协会主管主办,建社之初的使命是服务于不同行业的发展,他们所掌握的行业资源是其他类型出版单位无法比拟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由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科学出版社,在多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出版均有不俗的表现,数学、植物学、化学等28个二级学科H指数排名第一,整体H指数在所有出版社也排名第一。其出版的图书在自然科学领域拥有诸多经典,如1974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在2017年、2018年分别被引用2602次、1121次,累计引用超过2万次(《中国植物志》在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与科学出版社的《中国植物志》相似,上榜的学术出版单位都曾出版过不少经典著作,尽管已出版多年,但它们仍然在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堪称各社的“镇社之宝”。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一书,自1980年出版以来,多次修订再版,被引用5万多次,是所有医药卫生类图书中被引次数最高的一种。若按照出版单位H指数排序,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医药卫生领域排名第三。

老字号的中华书局则是依靠着在古籍出版领域的优势排名第二。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汉书》等均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引用最多的版本;而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起源地——榜单中排名第六的商务印书馆,除了《现代汉语词典》以外,也同样拥有多本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耳熟能详的经典,如1959年出版的《论法的精神》、1980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都是相关领域的必读书目。

大学出版社的母体优势

在学术出版领域,多数高校出版社的定位是服务于教学科研,因此依托母体大学的学科优势,大学社往往能够在某一个学术领域形成品牌和学术影响力。在Top100学术出版单位中,共有26家出版单位是大学社。其中,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位居大学出版单位H指数的前两位,他们所背靠的大学是中国大陆最顶级的学府,其各自的学术出版优势也基本与这两所大学的优势学科相符。在H指数排名前列的大学社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较为特殊的一家,作为一家地处边陲的大学社,该社通过引进《娱乐至死》《乌合之众》等一系列国外经典作品,以及出版了一大批本土知名学者的学术力作,在文学评论、社会学等领域表现出色,排名第10。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近几年来我国在航天航空领域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以出版5627种图书、24万余次引用的成绩,成为大学社H指数Top10中,出版图书数量最少但“品效”最高的一家。

地方出版社:底蕴与积累为核心

如果说中央部委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更多的是依托部委和高校的背景构建自己的学术出版优势,那么对于地方出版单位而言,在学术出版上的发展则更需要底蕴和积累。

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起源之地,上海无疑是中国学术出版的重镇,在学科建设和内容积累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地方出版社H指数Top10中,来自上海的出版单位占据了前七的席位,如果将范围扩大到头部学术出版单位上,来自上海的出版单位则有10家(不含大学出版社),是全国除了北京以外,上榜出版单位最多的省区市。同样,上海出版单位出版图书的总被引频次也仅次于北京。


从地域上来看,在北京和上海之外,江苏、湖北、湖南等几个出版强省的学术出版能力要强于其他省区市,其中,江苏出版单位出版图书总被引频次排名第三,是除了北京、上海以外唯一一个图书总被引频次破百万的省份,其中,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名列地方出版社H指数Top10之内。

各一级学科TOP10出版单位

通过出版单位学科H指数,各学科的核心学术出版单位名单也可一览无余。整体来看,各一级学科H指数Top10的出版单位,大多均出自头部Top100学术出版单位,仅有农业科学领域的金盾出版社、生物科学领域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不在上述Top100名单中。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其实也反映出了我国学术出版的集中度。

从各出版单位在一级学科H指数Top10上榜次数的角度,可以看出各出版单位学术出版的覆盖度和全面性。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榜13次,是所有出版单位上榜次数最多的出版社,并且在人文社科领域的10个一级学科均有上榜。人文社科领域的一级学科Top10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榜9次,其中8次是在政治法律、经济等8个人科类一级学科;人文社科领域一级学科Top10当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上榜7次,所有学科总计上榜8次,其中社会科学总论和经济两个一级学科的学科H指数排名第一。

一级学科H指数Top10中,科学出版社上榜了11次,在自然科学领域的10个学科H指数Top10榜单中,均榜上有名,其中4个一级学科H指数排名第一,是自然科学学术出版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除此之外,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榜7次,国防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上榜6次。